俄乌冲突战场态势正呈现鲜明的 “一边倒” 特征,俄军在多线进攻中占据压制性优势,而北约看似强硬的军事动作背后,却被俄军一次 12 分钟的领空试探戳破...
山东济南:见人、见岗、见政策
庄润泽
“传统的政策宣传资料更多的是政策条款和数字的一种简单呈现,但《我在济南刚刚好》作为正式出版物,通过“我”“在济南”“刚刚好”三个主题篇章,展现济南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、经济发展、科技创新、人才政策等方方面面的内容。”济南第四届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3号馆内,济南出版社第十编辑室主任袁满介绍,这是一本为海内外人才准备的“城市指南”。
人才,是城市创新活力之源。金秋九月,走进济南第四届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现场,听见一个又一个“我·在济南·刚刚好”的声音。
“我”
一纸简历,是人才向济南递来的“共建”之邀。
“作为山东人,我一直关注着家乡的发展,尤其是济南近年来在智能制造、高端装备领域的产业布局与我的专业方向高度契合,我对留济长期发展充满信心!”
——来自山东泰安的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机械工程专业学生杜永志
“我今年大四,我想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。目前的职业规划是希望找到与文化产业、新媒体相关的工作。”
——来自中国香港的山东大学历史学专业学生黄雅佳
“未来我希望能够在济南找到与翻译或跨文化交流相关的工作,先积累实践经验,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。如果有机会,我愿意长期在济南发展,把这里当成第二个家!”
——来自匈牙利的济南大学英语笔译专业学生郭雨安
参会人才与用人单位面对面沟通交流,现场气氛热烈。人民网 庄润泽摄
展位前,岗位清单与专业方向逐一对接;简历里,是求职者的专业所长与城市所需的交汇点。会场的“潮涌・济南”活力专区内,10位在济优秀人才接力“沉浸式”分享工作和生活体会,让一个个“我”被看见、被听见。
展开全文
“在济南”
一份职位,亦是城市向人才发出“在济南”之请。
“作为山东省内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的应用型政法类大学,我们计划长期重点引进学科带头人、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博士。‘人才强校’,进而为济南中央法务区建设和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。”
——山东政法学院人事处副处长王音音
“我们公司目前处于一个稳定的增长态势,十分欢迎新一代信息技术、软件行业的学生们,也祝愿求职者能找到心仪的岗位!”
——金现代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刘世玉
“我们公司正式开启迈入发展3.0阶段,将招聘客户经理、项目经理、策划、编导等职位。期待有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我们公司,在济南这座重才爱才之城共同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。”
——山东奔跑吧贝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人事行政主管辛月
就业机会足,才会“招”得来、留得住。大会设置15个专属专区,2100余家用人单位携2.7万余个岗位参会,涵盖事业单位、人工智能与空天信息、电子信息、现代农业等领域,既有“顶天立地”的核心技术岗,也有“铺天盖地”的成长赛道,满足多样人才的“职”引所向。
大会四号馆现场。人民网 庄润泽摄
“刚刚好”
“刚刚好”,不是简单的“刚合适”,而是政策与期待精准对位,让各类人才安得下、干得好、创得成。
济南人才网作为毕业生“第一站”,落户、人才认证、生活补贴、购房补贴等事项已实现“一网通办”,高层次人才按A至D类分层给予月度支持,政策清晰、兑现及时。
安居之外,事业更要有舞台。先进制造、电子信息、医养健康、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岗位精准面向高校发布,职称评审突出实绩导向,岗位与人才能够“无缝衔接”。
“人才大会不是一场简单的‘双选’,更是一种双向奔赴。”济南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,此次大会着力推动“参会率”向“落地率”转化,不断提升“天下泉城·人来无忧”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的温度与实效。
参会人才积极参与大会设置的游戏环节,现场气氛活跃。人民网 庄润泽摄
以“我”为起点,以“在济南”为路径,以“刚刚好”为落点,城市与人才互邀、彼此成就,让每一位人才都“来得了、留得住、过得好”。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